這種騙人的把戲不是現在,而是在改革開放后的九十年代初就有了。
我就親自體驗過這種經歷。
九十年代初,全國性地出現了職工下崗潮,而我所在的單位,因為我是中層管理人員的緣故,沒好意思叫我直接下崗,將我下放到一家租賃我們廠房的私營企業,名義上是升了我半級,到那里任副廠長,實則是將我一腳踢了出去。
到了那里我才知道,所謂的玩具廠,也就是花錢請人做了幾副磨具,然后在本地塑料廠注塑成型,做出許多小玩具直升機塑料配件,最后再進行組裝。
玩具電機、閃爍小燈泡之類有技術含量的配件,則從廣東郵購。
老板在社會上招聘了十多名下崗女工。平時在車間主要是從事塑料配件去毛刺、焊電烙鐵并組裝等工作。
再然后就是派人到處發布廣告,內容大意是,因為本產品是最新上市,在各大商場玩具柜組供不應求,現特向外尋求組裝,并包回收產品,利潤豐厚等。
一開始我還沒有窺透其中貓膩。為此,我還在當地電視臺為單位做了一個月的廣告。
貓膩或者騙局在哪呢?在和組裝客戶簽訂的協議中。
協議的其中一條是這么寫的:包回收組裝合格產品,其合格率要達到百分之九十......
可憐的許多組裝戶,到了我們這里后,先是和我們這里的員工一起學習組裝,大概兩天后,感覺自己已經有把握,并在老板的慫恿下,交了材料的押金,就回家忙活,等著組裝好后,交貨賺錢去了……
可是,據我所知,沒有一家交貨成功!為什么?
一,這種玩具直升機,本身在技術上就很不成熟。
例如,按要求,玩具飛機必須要在行進中,碰到障礙物會自動拐彎掉頭,但事實上,能完全做到這點的很少。
那么,那些親自在我們這里學習組裝的客戶,又是怎么做到心中有數,放心地將押金交給我們,將材料領回家的呢?
說句實在話,平時在單位的那些員工,整天就是拆了裝、裝了拆。然后由我們專門挑出那些已經組裝了四五次,都沒有毛病的飛機,再叫員工拆卸成配件,以供那些傻瓜家庭來和我們一起實習……
你想,這有不成功的嗎?
但是,我們給他們發出的貨(配件),卻大都是嶄新的配件!
二,合格率
員工平時在單位組裝好的合格率,最多也就達到百分之六十。你叫客戶怎么能達到?但是,所以這些都是客戶不知道的。因為平時給她們實習的配件都是“久經考驗”的合格產品!
因為悟空問答篇幅有限,我大略就回答這么多。我在知道了其中的貓膩和騙局后,我就辭職了,我總共在那里做了半年。
所謂外加工組裝產品,大都是騙局,老板實則是在賺取押金,--也就是高價賣配件。
(圖片來源于今日頭條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