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謝邀請!
現在在農村光靠種地顯然不行,收入太少了,打工加種地,一個月收入也就在5000多元。
象題主所說的,一月2萬肯定值得去做。理由有幾個,且聽小編慢慢分析:
其一:組織人做手工活,月入2萬,顯然是不錯的,要說勞心,干啥不勞心,生活就沒有容易二字,所以,如果能有此等收入肯定值得去做。做好了一年收入20來萬。再農村,那可是相當可觀的。
其二:自己發家致富的同時,組織留守婦女等干活,也是解決他們的就業問題,幫助他們增加收入,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!
其三:自己積累可資本之后,如果以后不想做這一行業,可以慢慢研究其他的生意,畢竟積攢下來資金了。如果不想做生意,買套房子或者店鋪出租,收入穩定,擔心少,也非常不錯。
小編的觀點是這樣的,你們認為呢!
目前我們知道的是,三星走了,高通走了,蘋果走了,著名的消費品品牌耐克和阿迪達斯都走了。這些外企巨頭相繼搬離中國。
法國家樂福在中國經營24年,于2019年出售80%股份給中國企業蘇寧易購。西班牙著名服裝品牌ZARA出現大規模關店潮。
這些外企在中國嚴重水土不服,有外資背景的生產企業更是雪上加霜。原因何在?
第一 世界大環境導致。美國無底線挑釁中國。不但企業層面為中國設置層層關卡。打壓華為,中興,大疆等企業,而且近日在外交層面上關閉中國領館。生意人講究和氣生財。
美國不斷制造矛盾的情況下,美國企業是否會成為炮灰成為未知數。很多有美資背景的企業不想讓自己成為特朗普推特政治的犧牲品。而印度推出一系列政策鼓勵外國企業落戶印度。根據《印度經濟時報》的報道,美國蘋果公司計劃在未來5年內在印度生產價值高達400億美元的智能手機。
第二 中國發展導致。1 投入產出之比。
這個是事實,可以從兩方面解讀,
10年來的確工人工資增加了60%,其實也是變相增加了購買力,所以有了國人在全世界著名的【買買買】行為。如此消費增長肯定不只是通過這些外企的商品中實現的,但是工資增長和稅率變化的成本一定要這些外企負擔。商人逐利,面對更加低廉的勞動力市場和更優惠的入駐條件,不動心是假的。2 核心技術之殤
華為之所以被打壓,是因為自己手里有核心技術。任正非早有預料,說要發展自己的民族工業,尤其是科研能力,以應對有一天外國企業去中國化。要知道核心技術的自主研發和花錢買科技,對于一個國家實力的未來影響完全不同。曾經有一位法國做基礎研究的學者說,他們現在的研究沒辦法變現,但是是為30年后打基礎。高鐵技術,5G技術和芯片技術都讓中國實現彎道超車。很多國外企業已經意識到中國發展的巨大潛力,他們害怕留守在中國,自己手中的高端技術被我們解鎖學會。
3 投資環境之變
我們不用大數據和政策,只要我們每天能夠感受和面臨的事實說話。
外企撤離的消息,在網民中,有人感慨,更多的人謾罵,抵制的聲音不絕于耳。這個事實其實已經暴露了一種唯我獨尊的心態,如果放到決策層面上,這種心態就會在投資環境上有特別的區別對待。2019年7月,上海社會主義學院院長,曾經參加過上海浦東新區設計,并帶領團隊完成了漢譯英文件任務的周漢民教授演講的時候說,(他演講的所在地)如果問我有什么問題,我就說四個字,營商環境!
至于離開中國是否是國外企業全盤戰略的一手好棋,還要拭目以待。我們知道的富士康,因為給蘋果品牌配套而搬遷到印度。但是卻損失了40個億。
尤其是未來可期的中國市場可以帶來的巨大銷售增量,一定會成為這些決定搬離中國的企業永遠的痛。
但是只有這些逃離的外國企業痛嗎?!
上一篇:進料加工來料加工的服裝怎樣報關?